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毛毛

台東催眠班 第八天 最終章

我們在引導大家放鬆時,會把環境聲音放在引導詞中,同學在引導放鬆時,誤把五色鳥的鳴唱,當成了蛙鳴,實在有趣。大家也發現好像都沒聽到青蛙的聲音。


黎明前四點多,被燦爛的星光吸引,同時也聽到了水稻田裡,一整片的蛙鳴。好久沒看見這麼美的星空!海那邊是天蠍座,山那邊是北斗星,貼心的忠犬小乖在旁邊默默陪伴。拍好收工時,海面上空雲霧湧上來,很快遮去了半個天蠍座。


這八天很感謝主人凱力悉心的照顧我們,每一餐的驚喜,自然舒適的空間,帶來滿滿的幸福感。除了必要的空間之外,都保持著天然原始的樣子,與自然和諧共處。


課程進行的感動,超出了我的預期,冥冥中,感覺每一位同學都是安排好的,互相陪伴、支持、學習、分享,過去的生命經歷,點滴都成為我們助人的資源。其實最喜歡的是白天的教室變身為晚上談心分享的空間,雖然我總是半途離席早早昏睡,這樣自如的變換,就如同在生活中自在的切換成各種不同的角色,一切如是。


我獨自在大廳等候,大家完成個案的實習時,課程就要結束了,課程的結束才是學習真正的起點,願望是每一位同學都成為比老師還要優秀的療癒者,期待大家的成長。

12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記得在李家同教授的文章中,他為了孫子的作業,回答什麼是幸福?李教授說:“幸福是吃得下、睡得著、笑得出來”,孫子聽到都急哭了,覺得作業很重要,爺爺卻這麼不正經。 我想這種幸福是:“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生好時節” 的幸福。 幸福是一種感覺,感覺是主觀的。只要是主觀的,容易被認為不科學,因為無法量化,也沒有標準,因為每個人用同樣條件,都可以得到相同結果,這是科學的要件。但是感覺無法這樣,所以科學比感覺

三輪體空是佛教用語,以布施為例,是指其中的給予者、接受者,以及被贈與的物品,這三個角色都要放下,的意思。 放下的原因是,如果布施者惦記著自己做了好事,得到的是福德,福德像是銀行的存款,有用完的一天。如果能夠放下,能夠得到的是功德,功德就像是身上的技能,不會消失。 由於眾生平等,說到底沒有誰度誰。助人工作者與來訪者也是平等的,工作者可以從來訪著身上學習很多,如果有收費,除了生活所需,也支持助人者更多

比實體的禮物更美好的,是禮物背後的心意。從我們能夠有能力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開始,心意就顯得更加的動人。 或許可以說,對於心意的感受,是我們給行為或動機,所賦予的意義。賦予意義的方式,又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歷而有所不同。 在陪伴情緒時,我會先鼓勵情緒的流動,聽聽對方發生了什麼事?試著理解這件事情對經驗者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?找到沒有被滿足的需求,再試著去滿足這份需求。 常常,這份需求可以被愛滿足。可以用

文章: Blog2 Post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