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華的朋友,看見我戴頭燈煮菜的照片,問華華說,可不可以開一堂課,叫做 “如何當一個好老公”。
我第一個反應是笑,然後跟華華說,“感覺上只有女生才會來上課”,華華也笑。
好老公的定義應該每個人都不一樣?不過會做家事,通常就會被認為是好伴侶吧!我也認為做家事確實是會給對方帶來幸福感。
不過,跟不同人相處的時候,我們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,所以如果我被認為是好老公,至少有一半是因為華華的關係才是?
有一次去聽演講,主講人問大家 “關係,是一個人的事還是兩個人的事?” ,當時我瞬間跳出的想法是 “一個巴掌拍不響”,關係當然是兩個人的事?然而隨著主講人的陳述,我也發現如果一個人的狀態會影響到伴侶的狀態,這樣說來,如果說關係是一個人的事,好像也沒錯?
所以我在做個案或授課的時候,都會分享傾聽、同理,以及非暴力溝通的概念,因為溝通在關係中,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。通常大家都會覺得自己有在溝通,但是如果我請對方舉例,聽起來都會很像在吵架,關鍵就是在於“帶著情緒去表達”,這樣造成的壓力很容易引起伴侶“戰或逃”反應,所以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就是:客觀描述事實,這第一步大概是最難的,我們很容易會貼上標籤,或是評判。
由於我們很容易把童年未完成的渴望,投射在伴侶身上,尤其是對愛的渴望,因此伴侶關係的議題,如果回到自己身上去探索,很容易看見的是童年或是嬰兒時期與父母之間的關係,如果能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,對伴侶關係會有非常大的幫助,至少,對於伴侶的許多行為,就比較不會有那麼多的情緒了,因為它觸動的是童年未被自己看見,也未被釋放與療癒的情緒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