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毛毛

家有大學生

華華為了精進凱龍療癒,到北醫選修人體解剖學和人體解剖學,跟北醫的大學生一起上課,還選修了解剖學的實驗,回家後憂心忡忡的說在實驗室看到包裹起來的大體老師,不知道哪一堂課會拆開。好消息是學校的餐廳餐點超級便宜,選擇又多!


真的很佩服華華,百忙中不停的做凱龍體驗個案,還去選修了這兩門很不容易的課,兩本課本疊起來比枕頭還高。我自己大學和研究所都是唸生物相關科系,也修過解剖學和生理學,因為要背的東西以及要理解的東西很多,還要背骨頭和肌肉的學名(看起來是英文其實是拉丁文),本科系都唸得很頭大,何況華華是念文科的人,年紀又已經....只比我小四歲。


華華平常的時間就已經幾乎被光課的備課、授課以及個案佔滿,一個禮拜有一天完整的休息就很不錯了,現在又選修這麼重的課,很擔心會太累,不過華華一直是很有衝勁的人,紅綠燈只剩幾秒都會往前衝,何況是自己喜歡而且有意義的事情,老公也只能表示支持,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分擔的,比如說原本想要做靈擺療癒的個案就邀請他來接受催眠(哈哈)等等。


華華跟我一直很互補,連我們使用的療癒工具都是這樣,凱龍是在身體的能量層面工作(乙太體),療癒過程要做很複雜的手勢,像是無形的手術,華華常說個案的哪一個能量螺栓斷掉,所以會有什麼什麼症狀,要把壞掉的螺栓換成好的螺栓,我聽得一頭霧水,但是每收到個案的回饋都讓華華很開心,雖然學習的過程不容易,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才好玩。


8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記得在李家同教授的文章中,他為了孫子的作業,回答什麼是幸福?李教授說:“幸福是吃得下、睡得著、笑得出來”,孫子聽到都急哭了,覺得作業很重要,爺爺卻這麼不正經。 我想這種幸福是:“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生好時節” 的幸福。 幸福是一種感覺,感覺是主觀的。只要是主觀的,容易被認為不科學,因為無法量化,也沒有標準,因為每個人用同樣條件,都可以得到相同結果,這是科學的要件。但是感覺無法這樣,所以科學比感覺

三輪體空是佛教用語,以布施為例,是指其中的給予者、接受者,以及被贈與的物品,這三個角色都要放下,的意思。 放下的原因是,如果布施者惦記著自己做了好事,得到的是福德,福德像是銀行的存款,有用完的一天。如果能夠放下,能夠得到的是功德,功德就像是身上的技能,不會消失。 由於眾生平等,說到底沒有誰度誰。助人工作者與來訪者也是平等的,工作者可以從來訪著身上學習很多,如果有收費,除了生活所需,也支持助人者更多

比實體的禮物更美好的,是禮物背後的心意。從我們能夠有能力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開始,心意就顯得更加的動人。 或許可以說,對於心意的感受,是我們給行為或動機,所賦予的意義。賦予意義的方式,又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歷而有所不同。 在陪伴情緒時,我會先鼓勵情緒的流動,聽聽對方發生了什麼事?試著理解這件事情對經驗者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?找到沒有被滿足的需求,再試著去滿足這份需求。 常常,這份需求可以被愛滿足。可以用

文章: Blog2 Post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