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毛毛

讀書會: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

下週一 5/10 晚上7點開始的讀書會: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(上)


在我的催眠課程裡,會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同學們。


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,雖然這是一本關於 “創傷後壓力症候群” 的書,然而書中所描述的創傷機制,卻跟我們遇見的各種情緒議題,發生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也就是透過這本書,可以暸解我們的情緒風暴,是從哪裡來的,這對於一個助人工作者,能夠理解情緒發生的原因,從而進行療癒是非常有幫助的,我自己也確實從書中得到許多的體悟。


這本書雖然很厚,但因為翻譯得很好,其實很容易讀,也希望透過讀書會,讓參與的夥伴們可以好好的讀完這本書,因為可能已經買了書,卻因為內容太多,就束之高閣了,非常可惜。


本書作者:貝賽爾・范德蔻醫師,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領域從事了三十多年的研究與治療工作,從一個越戰退伍軍人的故事開始,帶我們進入創傷療癒的世界。


讀書會進行的方式:

1. 分享閱讀的感受並提出問題

2. 解說課文的內容,以及相關的實務經驗

3. 帶領同學們做相關的小練習。

4. 每週進度:課文30頁


本書內容包含五大主題:

第一部: 重新發現創傷

1. 越戰退伍軍人的啟示

2. 心智與腦的知識革命

3. 透視大腦:神經科學的革命


第二部:受創者的大腦

4. 逃命:生存的解剖學

5. 身體與腦的連結

6. 失去身體,失去自我


第三部:兒童的心靈

7. 相互理解:依附與同調

8. 困於關係之中:虐待與忽視的代價

9. 與愛何干?

10. 發展性創傷:隱秘的流行病


第四部:創傷的印痕

11. 揭開秘密:創傷記憶的問題

12. 記憶的不可承受之重


第五部:復原幽徑

13. 創傷的痊癒:擁有自己

14. 語言:奇蹟和暴虐

15. 放下往事:眼動敏感與歷程更新療法

16. 學習安住在自己的身體裡:瑜珈

17. 拼湊碎片:自我領導

18. 填補空洞:創造結構

19. 重設大腦迴路:神經回饋

20. 找到自己的聲音:共同的節奏和劇場


上課日期:

5/10 - 6/7 每週一晚上 19:00 - 21:00 共 5 堂

費用:

每堂 500元,5堂課共 2500元(課本自備)


報名方式:

請留言或私訊


圖片來源:誠品網站

50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課程訊息: 畫畫療癒工作坊-工作室三部曲(9/9 14:00~17:00) 這次的工作坊是以工作室三部曲的進行方式,設定一個主題,先放鬆冥想,再自由書寫,然後選擇媒材來畫畫,最後再從自己的創作中進行一些表達與探索。媒材是指創作的工具,可以是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炭筆等等,也可以是立體塑型的材料。 畫畫是一種非語言的表達,比語言更容易靠近潛意識,同時也是把內在訊息視覺化的過程。畫畫的過程是一種表達,也

在哈克的工作坊,下課休息的時候,在幼稚園擔任園長(年輕園長)的夥伴在休息區用清亮的聲音大聲說 ”來領兒童節禮物“,大夥快速圍了過來,原來園長準備了許多精緻的龍貓公仔,華華開心的選擇了拿著酢醬草的龍貓,擺在工作室的小聖壇上。 沒想到隔天聖壇上又“長”出了拿著荷葉的龍貓,還有龍貓經典畫面中的路燈,我們覺得非常開心。園長說:”大大的龍貓像毛毛“,於是幫我們補上肚子大大的灰色龍貓。真的很開心得到這一對兒童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