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毛毛

還好我們有學過

晚上在南港車站會合的時候,華華看起來特別的神清氣爽,然後華華說,對,她連肚子都變小了。


事情發生在中午出去吃飯的時候,華華生氣了,原因雖然我訂了催眠的收費時間標準,卻常常超過時間很多,又不好意思照標準收費。(其實華華自己也這樣)重點是我在做個案的時候,華華只能悶在房間不能出來。


今天華華的脾氣特別大,一直質問我。我知道到情緒強度超過事件,其實是因為過往事件被勾起,尤其是童年的事件,如果是個案,我就會讓華華用情緒去連結事件,但是華華生氣的對象是我,所以只能靜靜的陪伴她的情緒,當然這樣被指責,我也有自己的情緒,個案是我的,怎麼收費是我自己決定的。


華華當然自己也知道這個關連,只是在情緒當下,不太可能自己去做這件事。我們照常點了餐,餐點送上來之後,看到華華眼淚流下來。我問她:“妳看到那個小女孩了嗎?”

華華點點頭,“說小時候自己一個人跟爸爸在家,非常的寂寞,不知道是哪一個大人,總是唬攏她,說話不算話,也許每個大人都有”。這就是為什麼華華對於我沒有履行自己承諾的收費標準,加上自己被關在房間裡會有這麼大的情緒。


華華突然哭了出來,鼻涕都噴出來了,嘴裡還含著義大利麵,我摟著她問她要不要把食物吐出來,她說不用,當時的樣子就像一個五歲的小女孩。當我們吃完午餐走回家的時候,整個情緒就已經鬆開了。


我們學了這麼多療癒技術,今天好好的享受到成果了。

20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記得在李家同教授的文章中,他為了孫子的作業,回答什麼是幸福?李教授說:“幸福是吃得下、睡得著、笑得出來”,孫子聽到都急哭了,覺得作業很重要,爺爺卻這麼不正經。 我想這種幸福是:“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生好時節” 的幸福。 幸福是一種感覺,感覺是主觀的。只要是主觀的,容易被認為不科學,因為無法量化,也沒有標準,因為每個人用同樣條件,都可以得到相同結果,這是科學的要件。但是感覺無法這樣,所以科學比感覺

三輪體空是佛教用語,以布施為例,是指其中的給予者、接受者,以及被贈與的物品,這三個角色都要放下,的意思。 放下的原因是,如果布施者惦記著自己做了好事,得到的是福德,福德像是銀行的存款,有用完的一天。如果能夠放下,能夠得到的是功德,功德就像是身上的技能,不會消失。 由於眾生平等,說到底沒有誰度誰。助人工作者與來訪者也是平等的,工作者可以從來訪著身上學習很多,如果有收費,除了生活所需,也支持助人者更多

比實體的禮物更美好的,是禮物背後的心意。從我們能夠有能力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開始,心意就顯得更加的動人。 或許可以說,對於心意的感受,是我們給行為或動機,所賦予的意義。賦予意義的方式,又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歷而有所不同。 在陪伴情緒時,我會先鼓勵情緒的流動,聽聽對方發生了什麼事?試著理解這件事情對經驗者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?找到沒有被滿足的需求,再試著去滿足這份需求。 常常,這份需求可以被愛滿足。可以用

文章: Blog2 Post
bottom of page